close

96學年度三光國小人文、健康、關懷數位學習家庭計畫

    計畫緣起

   1.成功經驗:

過去三年來,在北一女中、建國中學帶領下,已讓部落與都會小朋友留下美好的互動,一個關懷陪伴、互動學習的新三角關係於焉成形。期間,讓都會的高中生體驗不同的生活文化,懂得去尊重、分享,培養人文素養;都會小學生在接觸大自然之餘,也知道如何與人交往,與朋友互動,同時帶動了老師、家長投入社會服務;部落小朋友在數位學習家庭的鼓勵下,不僅學會了網路應用的技能,更利用網路閱讀的活動,讓自己的視野更大更遠;真正達到讓部落看到世界,也藉著數位學習平台,讓世界看到我們的故事。

敏盛醫院及中原大學有意建立一示範之健康社區,利用平台遠距照護弱勢團體,以達到健康照護的幸福目標

2. 三光國小及社區部落現況分析

本校位處偏遠山區,各項條件遠較城市相差甚多,從交通、社區風氣、社經地位、文化刺激、以及人文特質等對教育發展及學校行政事務之推行息息相關,本計畫特從地理環境、學校規模、硬體設施、學校師資,行政特性、學生素質、家長、社區、衛生條件等方面作「SWOT」的分析:

因素

S(優勢)

W(劣勢)

O(機會點)

T(威脅點)

地理環境

1.  單純的原住民部落

2.  位居北橫公路附近,交通尚稱良好

3.  風景優美,係本縣重要觀光地區

 

1.距離城市甚遠2.大眾運輸工具甚少

1.  部落聯絡道路暢通

2.  可以發展觀光休閒事業

3.  校地完整規劃得宜

1.  部落過於分散

2.  天災過多,常導致交通中斷

3.  人為破壞環境,屢見不鮮

學校規模

1.每學年設一班2.附設幼稚園一班

 

 

1.  人數少缺乏互動

2.  每年段謹設一班

1.設施完善,校園寬廣,可接納他校併入

1.  同年段班級無競爭對象

2.  併校之議,遭民眾反對

 

硬體設施

1.  教室充足、設施完善

2.  動靜態教學區分明

3.  班班有電腦

 

1.軟體條件不足2.缺乏專業人才

1.可爭取經費充實教學軟體設施2.可發展戶外教學模式,經營森林小學

 

1.維修經費不足2.安全設施未臻完善

師資條件

1.多為正式教師2.年輕有活力

1.教師專業進修不易

2.流動率高

1.可塑性高

2.年輕有勁,配合度高

 

1.流動率過高

2.教師男女性比例懸殊

行政人員

1.  設二處室

2.  護士幹事及教育億編制

1.  事多人少,負擔過重

2.  職務長更易

 

1.  行政事務制度化

2.  全體參與共同合作

1.  成長動力因人而異

2.  人事變遷調整過大

學生素質

1.  天真活潑

2.  皆為原住

3.  大多接受幼稚教育

1.缺乏競爭對象

2.程度差異過大

1.  大地之子,可塑性高

2.  單純易引導

 

1.  缺乏自信

2.  過於樂觀、單純

家長條件

1.家長年紀較輕

2.宗教信仰濃厚

1.教育程度低

2.職能缺乏

3.照顧家計疲於奔命

1.年輕具熱誠

2.投入義工活動,增加參與校務管道

 

1.無固定收入

2.較不重視子女教育

1.  山地部落民風純樸

2.  區分為四個部落,形成一個生活圈

 

 

1.社區活動不足2.部落過於分散

1.結合宗教民間社團組織共同舉辦各種活動

1.文化刺激不足2.經濟動力居弱勢

地方資源

1.  發展高經濟作物

2.  遊憩觀光資源豐富

1.  無特殊歷史設施

2.  農事經營欠缺專業技能

1.由政府投資發展經濟、觀光事業

 

 

1.  未有完善之發展規劃

2.  資本取得不易

衛生條件

  1. 環境無污染
  2. 空氣清新
  3. 水質清澈

1.  知識水準低

2.  衛生常識差

3.  醫療診所缺

1.  健康底子強

2.  體能佳

1.  土石流天災

2.  蚊蟲蛇擾

3.  交通不便

三光部落文化仍待提昇,社區文化及生態資源待統整,家長仍需再教育

 

 

    計畫目標

  1. 藉著活動,鼓勵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的學生,達到關懷、尊重、分享、交朋友的人文精神。
  2. 利用網路與實際體驗交錯螺旋式活動設計,讓參與其中的成員情感加深,促進彼此在網路互動、學習的動機。
  3. 建立數位學習家庭,藉由大哥哥、大姐姐的指導,利用數位學習平台的跨時空陪伴,讓都會小學、部落小學互相學習成長。
  4. 建立知識學習平台、縮短數位落差。
  5. 彌補書本所不能提供的知識角落,例如:感恩、人際成長。
  6. 建立遠距健康關懷的平台新模式,促進部落家庭的身體健康。
  7. 利用數位家庭的帶動部落及家庭,透過數位學習平台,增進學生基本語文閱讀能力。
  8. 為部落社區遊學路線規劃,建置並注入三光泰雅部落文化及自然生態特色內容。

 

參、教育目標

  1. 接觸不同文化,尊重自然與他人,內化提昇對人類社會認知與人文素養,是一場成功的人文教育。
  2. 跨場域、領域的多元接觸,藉由實際接觸、參訪、與討論,是一場豐富的行動教育。
  3. 學習資訊倫理、網路安全,在網路上互動、發表、創新與領導,是一場嶄新的資訊教育。
  4. 結合家庭、社區,善用社會資源,讓團體的力量發揮最大效用,是一場進步的社會教育。
  5. 讓參與的學生,了解自己,從觀察、互動中得到喜悅,瞭解感恩的真義,是一場精采的生命/品格教育。

 

 

肆、計畫內容

  1. 協助部落建立數位環境:應以部落小學為核心,建立部落上網環境,讓部落小朋友在非上學期間,仍可上網互動學習。
  2. 以三光部落小學四、五、六年級學生為主體(共計35人),甄選都會小學相同年齡、性別之學伴,共組數位學習家庭(二校共計70位學生;加上大學志工家長、教師等總計約130人)。
  3. 網路活動:以桃園國小所建立的數位學習平台為核心

l 組織數位學習家庭:以大哥哥、大姐姐為戶長,部落小學及都會小學同學各一,建立學習家庭部落格,戶長須負起指導、照顧、監督、回應之責,每週至少上網兩次與家庭互動。

l 建立電子信箱聯繫管道:協助建立部落小朋友的電子信箱,同時應讓其了解資訊倫理與網路安全,正確使用網路資源。

l 網路閱讀:每年至少在網路上共同閱讀、討論三本書籍,並規劃相關延伸閱讀計劃,書籍之選擇應透過專家或學校老師確認;每一本書籍之閱讀為期兩個月,期間應鼓勵小朋友每週上網發表心得,並藉由平台互相觀摩學習,同時可考慮以視訊方式舉辦網路發表會。

l 數位學習平台互動:利用數位相機捕捉生活照片上網分享,建立有系統之數位典藏;融合部落學校課程或願景,製作學習專題,培養小學生上網找資料、自我學習的能力。

l 健康照護平台:利用中原大學醫工系的健康照護系統,建置於兩個小學及學生家庭中,由小學生陪伴、互相關懷對方長輩每日記錄自己的健康狀況,以建立健康社區。

 

  4.實際交流活動:

l 營隊活動:設計寒假期間(1/25五—1/30三)六天五夜的部落活動,讓各參與團隊在部落培養感情,同時以學習部落文化為主,讓都會團隊成員學習尊重不同文化精神,也藉此保存/活絡部落傳統文化。

l 城鄉交流:設計下學期期間三天的城鄉交流,讓部落小朋友藉由到都會期間,接觸不同生活方式,擴大視野,同時都會小學須負責扮演接待家庭角色。

 

 

   5.年度計畫執行完畢後,需提出完整的活動紀錄及成果,提出一份書面記錄(同 時提供電子檔),及一份活動紀錄影片(可透過網路播放),所有資料均應燒錄光碟一併交付贊助單位。

   6.工作團隊之工作人員除規劃活動並具體執行外,並且參與數位學習家庭之互動,給予小朋友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7.計畫執行期間,每一個月召開工作會議一次,邀請贊助單位相關人員列席,同時各項工作進度、會議紀錄均即時呈現於數位學習平台之上並分享下載,並且建立工作團隊互相討論空間。

   8.邀請贊助單位家庭成員,以家庭方式認養數位學習家庭,於活動進行期間,可以實際行動或網路互動參與家庭活動。

 

    可行做法

  1. 尋找願意合作之部落與學校(暑假期間拜訪)。
  2. 以中原大學資管系現有支援部落的學生團隊為基礎,可視情形另覓適當人選擔任戶長角色(可以是大學或高中學生),石門國小甄選上當學生參與。

 

    部落應完成事項

  1. 部落及學校、家長及師長應有支持本項活動共識與認知。
  2. 活動時的環境建立(例如營隊活動所需的場地)。
  3. 支持無線網路的佈建。
  4. 可同步申請政府相關補助計畫。

 

    都會學校應完成事項

  1. 社區及學校、家長及師長應有支持本項活動共識與認知。
  2. 建立工作團隊,以參加學生的家長為主。
  3. 活動時的環境建立(例如學生上網的環境)。
  4. 尋找贊助單位及合作夥伴。
  5. 可同步申請政府相關補助計畫。

 

    三年規劃

1. 第一年(民97年)與縣內都會國小(龍潭鄉石門國小)跨校城鄉交流。

2. 第二年(民98年)與縣外都會國小跨校城鄉交流。

3. 第三年(民99年)與國外都會國小跨校交流

 

    籌募資源

個人電腦、數位相機、自行車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ibe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